 
  具体行程
具体行程【活动主办】
我的摄影我的团 中国小兵摄影服务中心 人民摄影报光与影艺术中心
【支持媒体】
中国摄影报 人民摄影报 中国摄影出版社 大众摄影杂志 影像中国网 中国摄影家网
【创作时间】
2025年7月18日—7月26日(共9天)
【创作团费】
4960元 • 一价全含 • 全程考斯特(含吃、住、行、门票、旅游意外保险、小交通等)3人以上报名人优惠100元,6人以上报名每人优惠200元,10人以上报名每人优惠300元,20人(含)以上可独立成团(有优惠券者不享受双重优惠)。
【活动策划】
尤良怀—市级创业之星退役军人、江苏省第十二届优秀青联委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宣传部紫金文化优秀青年人才奖、人民摄影报光与影艺术中心主任、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徐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作品获国展、军展、省展、乡村振兴展、农民摄影大展等奖。
【具体行程】
	D1 各地---成都(集合日)
	       全天各自前往“天府之国”成都指定酒店报到(具体酒店出团通知告知,酒店前台报“我的摄影我的团+姓名”即可办理入住。),早到的老师可自行结伴前往:锦里古街、武侯祠、宽窄巷(号称是“最有成都气息的地方”,这里其实是由清朝古街道演变成现代的古文化商业街,分为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及国内十大商业街之—春熙路游览拍摄都市风光、人文、古街风貌等,也可前往成都最美网红打卡点“九眼桥”拍摄灯火辉煌的璀璨夜景,堪比维多利亚港。(自由活动期间,请注意安全!),在此感受“天府之国” 让人向往的、不一样的休闲成都慢生活节奏!住:成都(报到当日 晚餐不含)
	
	D2 成都---百年酿酒坊---美姑
	      早乘车(早餐打包)前往四川历史悠久,素有“中国名酒之乡”美誉的古法酿酒厂拍摄传统酿酒工艺过程(安排模特导拍场景)。这里现仍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发酵基窖,选用上等高梁生产的泡子酒远近闻名,酒厂保留着原有的模样,青瓦平房木结构老宅,金丝楠木梁柱。如遇晴天,阳光从屋顶亮瓦、窗户照射而下,形成了排排光瀑,穿过阵阵腾起的蒸汽,照在酒坊窖池和师傅们的身上,照亮工人抛洒出去的谷康和酒粬,描绘出一幅幅美伦美幻的古雅画面。目前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存传统酿酒工艺和传统的发酵基窖,这里依然保存着百年老厂的原始面貌。整个酿酒过程可谓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近几年不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引摄影师前来创作。后适时前往凉山腹地、古老而神秘的美姑,也是"依诺"文化的中心,是彝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独特的地区。后沿美姑县周边彝族村寨择机拍摄彝族村庄、田园风光、人文风情等,美姑境内群山合抱,山高水急,峡谷纵横,陡峭土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绿树常青,鲜花不败,天空净朗,这里有绮丽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成为不可多得的摄影胜地!住:美姑
	
	D3 美姑---布拖
	      早餐后前往彝族村寨拍摄彝人民居、百姓人文民俗、山村田园等彝族风情,还有生动的生产生活场景及农耕场景、百姓人文民俗,尤其是一些村寨彝族老人由于长年的风打霜刻,脸上的皱褶犹如刀砍斧劈,棱角分明,苍桑感极强,活泼的孩子,俊俏的美姑彝族少女等等都是创作的对象,也为人文景观的摄影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下午适时前往享有“火把节之乡、 阿都高腔之乡、彝族口弦之乡、彝族银饰之乡、彝族朵洛荷之乡——布拖。继续前往周边原生态村寨拍摄当地彝族村落田园风光、原汁原味彝族人生活场景,百姓人文民俗等彝族风情。随着国家推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实施,这几年大凉山变化巨大,既将会消失了很多彝族人原汁原味村落,而我们这次采风素材将会成为历史资料留存。住:布拖
	
	D4 一年一度的布拖火把节民间活动全天拍摄
	      全天根据地方活动安排将前往布拖县各个分片区拍摄,民间活动原汁原味、丰富、精彩、刺激,更赋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各类民俗文化表演,如有赛马、斗牛、斗羊、摔跤等众多比赛,还有盛装出席的彝族姑娘打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舞”等等。这是凉山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其历史悠久、风情浓郁、内涵丰富的东方狂欢节,在此感受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与活力。这里不仅能拍摄到美女们的精彩表演而且能饱览彝族银饰精湛的手工技艺,真为堪称民族服饰之奇观。火把节活动期间,周边各彝族村寨的大人小孩、年迈的老人等众多人群从四面八方前来活动现场,展示了大凉山彝族传统民俗文化魅力。住:布拖
	
	D5 火把节活动全天拍摄
	      全天拍摄被誉为“东方情人节、中国狂欢节”之称的彝族火把节活动,这里有纯正的彝族人文民俗风情文化。而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从对火的崇拜到火把节的起源,从火把节的狂欢到如今火把月的盛宴,“火”文化一直在凉山传承和发展。火把节凉山彝语称为“都则”,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浓的节日,传达着热情奔放的生活态度和质朴深沉的生命观念,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火把节期间有斗鸡、斗羊、斗牛、赛马、爬杆、射箭、摔跤、歌舞表演、彝族选美、彝族人文服饰展示等。火把节对于彝族民族来说是本民族的盛大庆典,但对于摄影者来说,彝族火把节更是拍摄人文大片的最佳时机,所以每当此时众多摄影师都会争相前往四川彝族聚居地,拍摄记录盛大的火把节活动。住:布拖
	
	D6 布拖---昭觉
	     全天继续拍摄火把节活动,如斗牛、斗羊、赛马、彝族舞蹈等众多活动。火把节不仅包含了彝族的火崇拜、原始崇拜以及歌、舞、乐等诸多文化内涵。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各地的彝族同胞,他们身穿节日的盛装,为节日增添一道亮丽的风采,为您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在这喜庆的节日里,少男少女们点燃“爱的火苗”,传达浓情蜜意。姑娘们穿着自己缝制的衣裳展示灵巧的手艺,小伙子在种种比赛和表演中,博得姑娘们的芳心及微笑,也借着通宵欢歌狂舞,互相表达爱意。这些数量众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构成凉山独具魅力、蔚为壮观的文化宝库,不仅是彝族儿女呈现给世界的礼物,更是凉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住:昭觉(待定)
	
	D7 昭觉---越西
	     早餐后继续前往周边原生态村寨拍摄,这里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彝族生活风貌,能捕捉到彝族老人脸上岁月的痕迹与小孩纯真无邪的笑容,在阳光下构成温馨的画面,他们熟练的劳作动作,如编织、放牧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拍摄素材,可通过特写镜头展现手部细节与工具的使用,也可用中景记录劳作的整体场景与村庄环境的融合。后前往越西普雄,途中我们将进入凉山彝族腹地,全程几乎都是山路,但风景特别美。其境内崇山峻岭连绵百余里,千姿百态的峰峦,深邃神秘的峡谷,时而虚无缥缈的云海,成片的原始森林,舒缓蔓延的高山草甸、错落有致的彝族村寨,绿意盎然的田园梯田,迂回曲折的溪流,遍布山野的奇花异树……,构成了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山水风景画。原生态风光令人怦然心动。住:越西
	
	D8 普雄---扶贫小火车---西昌---雅安
	     早前往普雄火车站短暂停留拍摄等待上车的、送站的……,后我们将搭乘大凉山仅有的一趟“扶贫火车”绿皮慢火车(含车票),在火车上拍摄凉山特有的慢火车景观,如百姓的农副产品,鸡鸭鹅、猪、羊都可以带上火车,去邻近的乡镇交易,还有群众的经商、求学求医、走亲访友的便车,这列车穿行在大凉山彝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拉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为大凉山区脱贫攻坚发挥了独有的作用。这列车,在大凉山已至今运行了49年,平均每隔13.5公里就要停靠一次。在这49年间,火车的票价从未有过改变,这列火车一路上历经风雨,肩负着它的重要历史使命和责任,它就是大凉山“扶贫慢火车”!下午换成我们自己的巴士车,后前往酒店入住。住:雅安
	
	D9 雅安---大地指纹---成都(散团)
	     早餐后前往绝美独特风景奇观—四川雅安“大地指纹”,历经千年形成浅丘台状地形地貌,独特天然青翠的茶园谷地,规则茶林梯田如“大地指纹”,连绵数里,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碧绿葱茏,从空中俯瞰,茶树规律地密布在浅丘之上,沿着等高线一圈一圈,一垄垄,一行行,错落有序地排列在天地间。一道道,一条条,形成有序的几何画面,覆盖在群山旷野里,仿佛一个个印迹清晰的“大地指纹”。置身其中,茶香四溢,晨光熹微,时而薄雾笼罩,生机勃勃,如入画境,倘佯其间,无不心旷神怡(非常适合航拍)。后适时返回成都散团,结束愉快的“2025年大凉山布拖火把节、扶贫慢绿皮火车、传统老酿酒坊、茶园奇观大地指纹风光/文民俗纪实”摄影之行。
	
	注:如因天气、自然灾难、官方管控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计划行程,主办方(领队)有权利根据实际情况减、加、合理调整行程和摄影点。
 【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 【免责声明 活动协议 出团提示】
【免责声明 活动协议 出团提示】 【活动参赛】
【活动参赛】
	第五届“影像中国梦 摄影中国行”
	(征稿已结束,即将启动第六届)
	      用镜头讲好中国故事、歌颂民族伟大复兴、传播祖国大好河山,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由人民摄影报、江苏、广东、福建、浙江、安徽、陕西、湖北、江西、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辽宁省艺术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影像中国梦 摄影中国行”摄影大赛,现面向全国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征集作品。
	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人民摄影报社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福建省摄影家协会
	江西省摄影家协会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
	山东省摄影家协会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
	辽宁省艺术摄影家协会
	承办单位:
	徐州市摄影家协会
	我的摄影我的团
	人民摄影报光与影艺术中心
	奖项设置:
一等奖(金奖)1名 创作基金6000元;二等奖(银奖)6名, 创作基金3000元;三等奖(铜奖)10名,创作基金1000元;优秀奖400名,奖励全年人民摄影报或中国摄影报一份。(等次奖创作基金可现金,也可作为参加“我的摄影我的团”创作活动费,可选择高于创作活动费1000以内的创作团,现金需扣除个人所得税。)
注:各主办省获奖总数不超过100幅作品,不在主办单位省份内的地区获奖数量不限,获奖作品将颁发获奖证书,证书可作为入各主办单位会员条件之一。
	征稿时间:
	因疫情影响将延迟征稿时间,根据征收作品数量决定延时增稿时间,作品拍摄时间需在征稿时间内拍摄。
	参赛要求:
	1.本次摄影比赛面向大陆、港、澳、台全国影友征集纪实类或艺术类摄影作品,不收参赛费。
	2.参赛作品为相机、手机、无人机在征稿期间拍摄的纪实类或艺术类单幅或组照(6-10幅为一组),纪实类只能进行裁剪、适当调整亮度、色差或饱和度不能进行其他的后期处理,艺术类不限。
	3.本次比赛只收电子作品并在“我的摄影我团”网站(www.1810516.com)首页第五届“影像中国梦 摄影中国行”专区进行投稿,单幅或组照作品需JPG格式,每张作品大小1.5M(兆)至2M(兆),作品尺寸不限,作品文件注明:作品名+作者姓名+手机号+地区+纪实或艺术(如:《中国梦》小李13667993618江苏、艺术,组照作品每张注明顺序),所有作品统一打包为压缩包按类投送,每月都可投稿,但每月限投6幅(每组为一幅)。我们根据来稿量分批公布入围作品并寄出小礼品一份。
	4.所有入围获奖作品,主办、承办方有权在相关媒体、刊物、网站、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展示展览使用,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5.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6.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项规定,如未按要求一律取消参赛资格,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联系方式:
	大赛官方网站:www.1810516.com
	大赛咨询电话: 400-181-0516,0516-83100617;
	大赛咨询微信:15366796861(同微信)
	大赛咨询QQ:512500627、974776559
	微信公众号:wdsy-wdt或微信搜索我的摄影我的团
	大赛办公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中山南路2-2,“我的摄影我的团”人民摄影报光与影艺术中心
大赛组委会
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五日
人民摄影报光与影艺术中心
十佳作品评选细则
	主办:人民摄影报社
	承办:“我的摄影我的团”人民摄影报光与影艺术中心  
	推荐和发现基层优秀摄影家,让优秀作品展现给广大读者,“我的摄影我的团”人民摄影报光与影艺术中心特推出2025十佳作品并颁发证书、奖杯和奖品。
	具体评选如下:
	一、本次评选分为月(优秀奖)、季(优胜奖)、年(十佳)活动截止到2025年12月31日(前期月、季没评选的近期集中评选)
	二、每月从参团影友作品中评出10幅作品,颁发奖杯,季赛在每月优秀作品评选中选出10幅作品颁发奖杯和摄影马甲;年赛在季赛中评选十佳作品+奖杯+1000元奖品。
希望大家可以踊跃参与,积极参加活动,将好的作品与大家共同分享展示,交流学习,可以拍出更好的作品!


 《视觉盛宴》张谦 摄
《视觉盛宴》张谦 摄

 《火把节》陈晓娟 摄
《火把节》陈晓娟 摄 《红红火火》薛春凤 摄
《红红火火》薛春凤 摄 《宾客汇集》梅培文 摄
《宾客汇集》梅培文 摄 《燃情火把》史志辉 摄
《燃情火把》史志辉 摄 《烟火盛宴》王奎 摄
《烟火盛宴》王奎 摄 《赛场欢歌》刘国兴 摄
《赛场欢歌》刘国兴 摄 《赛》王丽玲 摄
《赛》王丽玲 摄 《胜利》李荣伟 摄
《胜利》李荣伟 摄 《斗》曾美 摄
《斗》曾美 摄 《一争高下》张谦 摄
《一争高下》张谦 摄 《激斗》张照全 摄
《激斗》张照全 摄 《角逐》李荣伟 摄
《角逐》李荣伟 摄 《对峙》李兆凤 摄
《对峙》李兆凤 摄 《激烈》刘向东 摄
《激烈》刘向东 摄 《浓浓风情》张众 摄
《浓浓风情》张众 摄
 《看镜头》李援朝 摄
《看镜头》李援朝 摄

 《节日盛装》李玉龙 摄
《节日盛装》李玉龙 摄 《悠闲自在》王平 摄
《悠闲自在》王平 摄 《绚丽》蒋明君 摄
《绚丽》蒋明君 摄 《盛装出席》熊复勤 摄
《盛装出席》熊复勤 摄 《盛装》徐定北 摄
《盛装》徐定北 摄 《节日》邹森 摄
《节日》邹森 摄 《盛装》郑向东 摄
《盛装》郑向东 摄
 《节日盛装》张谦 摄
《节日盛装》张谦 摄 《竞》蒋明君 摄
《竞》蒋明君 摄 《璀璨》蒋明君 摄
《璀璨》蒋明君 摄 《民俗盛会》彭小梅 摄
《民俗盛会》彭小梅 摄 《火把盛宴》陈昆 摄
《火把盛宴》陈昆 摄
 《朵荷游行》史鸿兵 摄
《朵荷游行》史鸿兵 摄 《选美》王奎 摄
《选美》王奎 摄
 《万人狂欢》张谦 摄
《万人狂欢》张谦 摄
 《东方狂欢节》郑向东 摄
《东方狂欢节》郑向东 摄 《绚丽多彩》李荣伟 摄
《绚丽多彩》李荣伟 摄 《艺术盛宴》姜航辉 摄
《艺术盛宴》姜航辉 摄
 《“朵洛荷”的盛会》姜涛 摄
《“朵洛荷”的盛会》姜涛 摄 《最炫彝族风》周平生 摄
《最炫彝族风》周平生 摄 《盛装》刘健 摄
《盛装》刘健 摄 《名山茶园》王一鸣 摄
《名山茶园》王一鸣 摄 《山水画》杨希含 摄
《山水画》杨希含 摄 《碧绿葱茏》李荣伟 摄
《碧绿葱茏》李荣伟 摄 《云端茶韵》洪光 摄
《云端茶韵》洪光 摄
 《翠绿茶垄》李青青 摄
《翠绿茶垄》李青青 摄 《茶市》熊新杰 摄
《茶市》熊新杰 摄 《熙熙攘攘》邵光明 摄
《熙熙攘攘》邵光明 摄
 《茶园风采》黄旭 摄
《茶园风采》黄旭 摄 《传统工艺》胡江 摄
《传统工艺》胡江 摄 《酿酒》刘向东 摄
《酿酒》刘向东 摄 《酒技》刘鸽玲 摄
《酒技》刘鸽玲 摄





 《传统技艺》谢长顺 摄
《传统技艺》谢长顺 摄 《酿造》史季明 摄
《酿造》史季明 摄 《技艺》刘向东 摄
《技艺》刘向东 摄 《赶集去》刘守礼 摄
《赶集去》刘守礼 摄 《安逸》曹军 摄
《安逸》曹军 摄 《彝家学童》伍丽娅 摄
《彝家学童》伍丽娅 摄  《扶贫小火车》史志辉 摄
《扶贫小火车》史志辉 摄
 《人间烟火气》张绮云 摄
《人间烟火气》张绮云 摄 《满载希望》江忠和 摄
《满载希望》江忠和 摄
 《生活》薛明德 摄
《生活》薛明德 摄 《彝家生活》崔玉平 摄
《彝家生活》崔玉平 摄 《日子》史志辉 摄
《日子》史志辉 摄 《期待未来》朱将根 摄
《期待未来》朱将根 摄 《经典荟萃》董怀北 摄
《经典荟萃》董怀北 摄 《凉山故事》王奎 摄
《凉山故事》王奎 摄
 《质朴》严岚 摄
《质朴》严岚 摄
 《彝族人家》小张 摄
《彝族人家》小张 摄 《彝寨》杨怡鸣 摄
《彝寨》杨怡鸣 摄 《欢快的童年》许伟 摄
《欢快的童年》许伟 摄 《快乐玩耍》薇薇 摄
《快乐玩耍》薇薇 摄 《快乐童年》李玉龙 摄
《快乐童年》李玉龙 摄 《肆意童年》蒋明君 摄
《肆意童年》蒋明君 摄 《小当家》曾美 摄
《小当家》曾美 摄 《欢喜》孙晓琳 摄
《欢喜》孙晓琳 摄  《老年生活》谢长顺 摄
《老年生活》谢长顺 摄 《贩卖》谢长顺 摄
《贩卖》谢长顺 摄 《出行》洪荔菁 摄
《出行》洪荔菁 摄 《交易》郑兴明 摄
《交易》郑兴明 摄 《收成》郑国恒 摄
《收成》郑国恒 摄 《生活》陈光辉 摄
《生活》陈光辉 摄 《山里娃》李玉龙 摄
《山里娃》李玉龙 摄 《田野之上》许老师 摄
《田野之上》许老师 摄 《思》钱天明 摄
《思》钱天明 摄 《沐浴》王胜民 摄
《沐浴》王胜民 摄 《彝族汉子》许清泉 摄
《彝族汉子》许清泉 摄 《牧》丁兆吉 摄
《牧》丁兆吉 摄 《劳作》邓开鹏 摄
《劳作》邓开鹏 摄 《编织》郑向东 摄
《编织》郑向东 摄 《劳作》李援朝 摄
《劳作》李援朝 摄 《赶集》李玉龙 摄
《赶集》李玉龙 摄 《赶集去》卢明月 摄
《赶集去》卢明月 摄 《雾中行》伍丽娅 摄
《雾中行》伍丽娅 摄 《赶集去》叶泓 摄
《赶集去》叶泓 摄 《喜悦》邹森 摄
《喜悦》邹森 摄